要避免内容“空心化”,就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,把报纸的核心内容做实、做细、做深。
在新媒体时代,内容生成和传播的多元化使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,大量的“内容蛋糕”被新媒体分走,使报纸内容有“空心化”的危险。对此,如果视而不见,不重视内容的策划和创新,报纸就可能不接地气,逐渐脱离读者,最终导致难以挽回的结局。
近40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,“一报在手尽知天下事”,报纸量质并举,扩版彩印,理所当然地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渠道,即使互联网在PC端兴盛的时候,也大体如此。但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,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。论时效、信息量以及发布渠道的便捷上,纸媒都拼不过新媒体。怎么办?业内普遍认为,报纸的出路是适当减少版面和出版频次,将信息的量让渡给新媒体,在信息的质上狠下功夫,把内容做“厚”,向读者提供他们最需要、最有看头的信息。
所谓把内容做“厚”,就是深挖新闻内涵,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适销对路、有品质有温度的优质作品,因为“大路货”报纸从来不缺。衡量内容是否优质,总的要求是,信息要及时准确、全面深入,知识要专业权威、易懂有用,思想应导向正确、以理服人,消遣要寓教于乐、有益身心。
以这样的要求观察当下的报纸,我们发现,有的报纸优质内容已经开始稀缺。例如,在选题上,有的对社会热点、难点问题涉及不多,对影响社会风尚的各种消极现象极少关注;在报道方式上,有的动态新闻占幅过大,而对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人物事迹、新鲜事物、新鲜经验却报道不多,等等。这些现象的存在,虽然也不全是媒体方面的原因,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,业内对报纸内容的认识存在着误区,使一些内容呈现“悬空”状态。
要避免内容“空心化”,就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,把报纸的核心内容做实、做细、做深。
做实,就是要洞察社会务实求真,向基层要题材,聚焦百姓话题,传达群众呼声,宣传政府改善民生的各种举措,传递各种准确信息,要让民生新闻始终成为报纸的“重头戏”。
做细,就是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”。在服务大局上,认真梳理影响发展的条条“神经末梢”,宣传政府回应百姓关切、着力治理社会环境的好处,动员群众支持和投身地方建设;在服务读者上,时常关注政策动态,让读者及时得到敏感有用的信息,还要关注衣食住行医养游等方方面面,紧扣季节变化,传播各种科学实用的知识,讲清原理,启人心智。
做深,一是要引领社会风尚,讲述普通人明礼守信、助人为乐、敬老孝亲的精彩故事,以身边人的高尚情操感染人,以有血有肉的情节打动人,让个性化的百姓故事成为报纸不落幕的“评书场”;二是要把百姓口中的热门话题作为新闻由头,借人说事,析事明理,巧妙引导,若遇突发事件,也要主动介入,求证传言,还原真相,及时发声;三是不断创新内容,以乡愁为“引信”,以新栏目为载体,着力开发地方历史人文和地理文化信息“富矿”,挖掘其背后的“隐性新闻”,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新亮点,选出角度,做出与众不同、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,让读者爱看、耐看。